2025年沈阳公办本科高校排名榜单揭晓,展现出沈阳高等教育格局的蓬勃发展。榜单中,各高校特色鲜明,多层次、多领域共同构建起沈阳欣欣向荣的高等教育生态。东北大学凭借雄厚的实力,以全国第36名的优异成绩蝉联榜首,稳固其在理工类院校的领军地位。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医科大学和辽宁大学,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在医药和综合类领域持续保持领先优势。
值得瞩目的是,一批高校实现了显著的排名提升,充分展现了学科特色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的成果。其中,沈阳农业大学以全国第153名的成绩跃居本地第四,刷新历史最高位次。作为东北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基地,该校在智慧农业、黑土地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承担了12项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数量更是位居全国农林院校前列。依托辽宁省乡村振兴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深度参与数字农田示范区建设,培养出的新农科人才与区域粮食安全战略完美对接。其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更被教育部树立为典型案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排名攀升至第八名,较上年度全国排名提升9个位次。作为工信部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沈航在航空航天材料、发动机关键部件研发方面形成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近三年荣获6项国防科技进步奖。学校与沈飞集团共建的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创了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毕业生在国产大飞机配套产业链中的就业占比超过35%。此外,学校在新能源飞行器、空天信息工程等前沿领域积极布局,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能。
展开剩余52%沈阳化工大学连续五年排名上行,今年以全国第279名的成绩跻身本地第十三名。该校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重构学科体系,新型功能材料、低碳能源化工等学科群建设成效显著,其研发的化工催化剂技术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与恒力石化等龙头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近两年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突破2亿元。更令人振奋的是,学校在绿色化学工艺领域的突破,正助力辽宁打造万亿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除以上高校外,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以及艺术类院校也展现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共同构筑起沈阳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格局。从东北大学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到中国医科大学的数字医疗创新中心,从沈阳师范大学师范生扎根乡村教育到鲁迅美术学院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沈阳高校正以特色化发展路径,打造人才高地,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有力践行了“十四五”教育规划,为城市创新发展储备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份榜单不仅体现了沈阳高校的蓬勃发展和竞争活力,更折射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
"
发布于:四川省